魅蓝e2游戏测试(魅蓝e2游戏测试视频)
发布时间:2024-06-27通过实际跑分测试,魅蓝E3在安兔兔V7中的得分超过11万分,3D Mark总分达到945分,单核GeekBench跑分1330,多核4871分,这表明它在中端市场具有不错的性能表现,属于主流水平。
安兔兔V7的测试中,魅蓝E3的跑分超过了11万分,3D Mark总分达945分,GeekBench单核和多核分别达到1330分和4871分,显示出中上等水平的性能。这表明在理论测试中,魅蓝E3具备良好的处理能力。游戏体验 作为主打游戏的手机,魅蓝E3在实际游戏中的表现同样出色。
魅蓝E3配备了99英寸2160×1080全面屏,搭配6GB内存和128GB存储,拥有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和1200万+2000万像素双摄,3360mAh电池支持QC0快充,运行的是Flyme3系统。它搭载的骁龙636,源自高通14nm工艺的Kryo 260架构,包括一大四小核心,最高主频8GHz,配以Adreno 509图形处理器。
接下来是Geekbench跑分软件,它主要测试设备的CPU和内存性能。在单核性能上,魅蓝e3的得分约为650分,多核性能得分则约为2800分。这个表现与其他使用同等处理器的智能手机相当。PCMark跑分 最后是PCMark跑分软件,它主要测试设备的综合性能,例如浏览器性能、数据读写速度等等。
话不多说,我们直接奉上魅蓝E3安兔兔跑分成绩图,如下所示。通过以上跑分图不难看出,魅蓝E3安兔兔跑分成绩为112384万,这也是搭载骁龙636应该有的跑分水准。加上6GB大运存,相信对于日常的操作性能已经相当足够,对于游戏也可以应付自如。
魅蓝Note在进行3D Mark长时间测试时,处理器并未出现严重发热现象。其在高强度使用中的表现良好,且电池充电过程中,机身温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。对于一款定位在千元级别的手机,这样的发热控制已经相当出色,如上所述的测试结果所示。
因此,用户可以放心购买魅蓝Note,不必过于顾虑发热问题。总结:总的来说,魅蓝Note的发热控制相当出色,无论是性能还是实际使用中的温控,都证明了它在千元机市场的竞争力。对于喜欢玩游戏或对发热敏感的用户来说,魅蓝Note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。
手机上网时或者玩游戏时射频电路及CPU都在高频运转,功耗较大,会有一定量的发热;手机充电时充电电路有大电流经过,会有一定量的发热;手机出厂的温升要求都会满足国家的安规相关标准,只要不感觉明显烫手,手机不发出异味或壳体出现变形,基本都是正常的发热范围。
1、魅族Pro6s再次遭遇惨败:魅蓝X全面压制魅族今日发布了全新魅蓝X,这款手机以其全新的设计和联发科Helio P20处理器,令人惊讶地超越了自家旗舰Pro6s,甚至在整个魅蓝系列中脱颖而出。与红米Pro定位相似,魅蓝X的表现却让人刮目相看。
2、魅族Pro6s惨遭魅蓝X全面碾压:新机亮点多多魅族近日发布的魅蓝X,以其全新的设计和强大的性能,无疑给自家的旗舰Pro6s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发布会中,魅蓝X凭借联发科Helio P20处理器的出色表现,展现了其超越Pro6s的多方面优势。
3、魅族PRO6S升级了全套相机模组,强悍的 SONY IMX386 CMOS,搭配四轴光学防抖。白天美景、暗光夜景,魅族 PRO 6s 的表现都更胜以往。PRO 6s 采用全新大容量电池,使用体验更上一层。我们将典型值容量增大3060mAh,整机续航时间提升了 20%。
4、魅蓝X值得购买吗?魅族在11月30日的发布会上发布了魅蓝X,尽管配置相较于旗舰Pro6 Plus稍逊,但首发搭载联发科P20处理器,颜值出众,被誉为最美的魅蓝手机。本文将通过深度评测,全方位解析魅蓝X的各个方面,以解答你对它的外观、性能、价值等疑问。
5、配备魅族首款四轴光学防抖相机,升级了全套相机模组,强悍的 SONY IMX386 CMOS,搭配四轴光学防抖。白天美景、暗光夜景。全新 Helio X25 旗舰处理器,带来魅族革命性的 10 核 3 集群架构。配合 64GB 大内存容量和 4GB 超大运存 PRO 6s 采用全新大容量电池,使用体验更上一层。
1、而魅蓝E采用了纳米注塑工艺,相比之下仅在背部面板留下了两条注塑带,它最大程度保留了金属光泽,加持摄像头、闪光灯、中框部分的CNC工艺,使魅蓝E的品质感得到了显著提升,甚至比肩魅族的旗舰产品。
2、魅蓝E是否值得购买?深度评测揭示答案:魅族在八月发布会推出的新品魅蓝E,定位在旗舰级别,售价超过千元,成为魅蓝系列中售价最高的产品。这款手机旨在填补魅族产品线中的价格空缺,满足升级需求的年轻人市场,尤其是1000至1500元价格段的竞争压力。
3、结论:魅蓝E在硬件配置上对比魅蓝3S具有明显优势,尤其是在屏幕、处理器和内存方面。然而,价格上魅蓝E比3S高出600元,性价比显得不那么突出。接下来,我们深入探讨两者在外观、性能和实际体验上的区别。